什么是登革热
登革热是由登革病*引起的由伊蚊传播的急性传染病。主要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流行,在世界各地曾多次发生大流行。该病起病急、传播迅猛、人群普遍易感。其流行与伊蚊孳生有关,主要发生于夏、秋雨季。在一个蚊媒密度高的地区,只要有传染源存在就容易引起暴发流行,
患了登革热有什么表现
突然发热,1~2天内可达到39~40℃;头痛、眼眶痛以及肌肉、关节和骨骼痛;面部、颈部、胸部潮红;出血和皮疹,严重者可出现休克、器官衰竭,甚至死亡。目前尚无特殊治疗药物,主要采取支持及对症治疗措施。治疗原则是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早防蚊隔离。重症病例的早期识别和及时救治是降低病死率的关键。
登革热是怎么传播的
登革热的潜伏期为3-14天,发病前1天至发病后5天的患者具有传染性。登革热主要由伊蚊(俗称“花蚊子”)传播。
登革热媒介伊蚊活动场所
室内,多栖息在积水容器中、悬挂的衣服上及墙面阴暗处。室外,居民区多栖息在草丛、灌木丛、空房内等;建筑工地,多栖息在工地内部积水和阴暗杂物堆放处。
登革热在哪些地方流行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和相关国家卫生部门通报,截至年6月14日,多国出现登革热疫情:新加坡、泰国共、马来西亚共、斯里兰卡、柬埔寨、越南、菲律宾、澳大利亚、伯利兹共报告、哥伦比亚、厄瓜多尔、萨尔瓦多、墨西哥、美国、秘鲁、委内瑞拉、阿根廷、尼加拉瓜、洪都拉斯、巴拉圭、多米尼加、巴西、哥斯达黎加、巴拿马、玻利维亚、法属留尼汪岛、法属新喀里多尼亚、塞舌尔。
到登革热流行区旅游或务工健康提示
1、应穿着长袖衣服及长裤,并在外露的皮肤及衣服上涂蚊虫驱避药物;
2.、房间内使用灭蚊器、安置蚊帐;
3、避免在“花蚊子”出没频繁时段在树荫、草丛、凉亭等户外阴暗处逗留;
4、从流行地区回国,请注意自身健康观察,如有发热、头痛、关节痛、皮疹等症状,入境时请进行卫生检疫申报,配合做好医学排查。入境后15天内出现上述症状的人员,应当立即就医,并向医生说明近期的旅行史。
成都市登革热发病情况
我市报告病例均为输入病例,主要是东南亚及非洲输入,以劳工输出和出境旅游人员为主。
如何减少蚊媒孳生
1.环境改造
(1)封:封盖水缸、水封下水道砂井或安装防蚊装置、密封有用的器皿
(2)填:填平洼坑、废用水塘、水沟、竹洞、树洞
(3)疏:疏通沟渠、岸边淤泥和杂草
(4)排:排清积水
(5)清:清除小容器垃圾,垃圾塑料薄膜袋、废用瓶罐、易拉罐等垃圾容器
2.环境处理
(1)控制水生和陆生植被
(2)冲刷河道水闸
(3)定期清洗家庭水缸与养花容器
(4)定期清洗家禽和家畜饲养环境
(5)爱护环境,不随手扔垃圾
(6)袋装垃圾并分类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