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美阿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澳大利亚军队为何这么热衷于四处打仗 [复制链接]

1#

都说俄罗斯是战斗民族,也有人说美国最爱打仗,其实打仗最积极,好战成性的国家偏偏不是他们两个,而是澳大利亚,世界上几乎每一次战争都有澳大利亚军人参战。这可能这跟他们的民族性格有关,他们的民族性格是在文化,包括历史发展演变出来的,是什么呢?就是这个国家十分好战。这个国家有明确的军事主义的一个倾向,但是他们的国家精神啊就很迷茫,找不到自身的定位,就是自我身份认同不是很明确。

澳大利亚这个国家非常富裕,世界银行最新的方法,最新的一个统计口径,就是估算国家的财富,按照他们那个口径澳大利亚人均拥有的财富,在世界上是高居首位的83.5万美元,可以说非常的土豪。除了有钱之外它的位置也非常好,得天独厚的安全地缘环境,不与任何强大的有威胁的势力接壤,除了它,岛屿的最北端会与印度尼西亚、巴布亚新几内亚隔海相望,就北边还能看到点其他的邻国,除此之外没有任何的势力接壤,它本身就是一个巨大的岛屿,所以人们一直叫他澳洲,其实澳洲不是一个独立的大洲,真正的大洲它属于大洋洲,但是可以足见它有多大。那在这样的环境下按理说,澳大利亚的人民是不是只需要每天就是海边,阳光,沙滩,海风,海浪,享受这些就可以了,你又没有任何的外部威胁,怎么着也不用去战斗吧?但实际上就是这么一个看上去非常安逸的国家,不论参战次数,参战范围,还是在参战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上,都是非常高的,并且从有人在这片土地居住的那天开始,战争就始终伴随着澳大利亚的发展直到今天。

一战中澳大利亚军人二战中的澳大利亚军人

虽然澳大利亚的军队在历史上并没有什么存在感,但是不可否认,军队在一个国家的形成和建立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尤其是澳大利亚。澳大利亚是在19世纪中叶作为英国的殖民地,现在是英联邦的一个国家,它就广泛的参与到世界上几乎每一个角落的冲突中,从镇压非洲的苏丹叛乱,南非的布尔战争,再到一战二战,包括二战之后的越战等等,都有它的身影。而这些战争之中,虽然参战人数不多,但都表现出了很强的韧性,比如一战里加里波利战争它首当其冲,然后伤亡惨重。二战时期的太平洋战争,日军很残忍,但是澳军展示出来的手段,那可比日军还残暴还要残忍还要灭绝人性。这一系列的战争中,澳大利亚逐渐有军队养成了一种精神,这种精神起源于一战,那个时候澳大利亚还有新西兰组建成澳新军团,作为英联邦的一个军团,奋战在遥远的异国他乡,然后在那些残酷的战斗中,它就逐渐培养出了一种共同的品质,什么品质呢?可以给大家罗列几个包括:忍耐,勇气,创造力,幽默感,伙伴关系,然后他们的士兵就被认为要拥有高昂的斗志,坚韧和朴素,不在权威面前低头,追求自然平等,非常藐视英国的那个阶级等级,所谓的贵族权威。

有文章概括说:澳大利亚普通士兵他有什么精神呢?就是牛仔的精神,在澳大利亚战争博物馆外边有一个雕像叫:辛普森和他的驴子,描绘的就是澳大利亚士兵一种坚韧精神,这种精神也是澳大利亚官方非常推崇的一种精神。这件事是怎么回事儿呢?辛普森是澳大利亚的一个医疗兵,一战时在加里波利战役中,辛普森在沙滩上发现一头驴子,他就用这个驴子运送伤兵,据说是运送了多位伤员,后来辛普森中弹身亡,这个驴子也就找不到了,但他的精神流传下来了,坚韧,坚毅。

约翰.辛普森

另外在一战中英国军队拥有严格的等级制度,还有那种贵族权威,普通士兵呢往往会收受到贵族军官的欺负和欺压,敢怒不敢言。这个时候呢英国士兵可能就会找到澳大利亚和新西兰,这些伙伴军队来寻求帮助,然后澳洲士兵挺正义感,往往呢就会出手帮助他们,找机会呢私自把英国军官修理一番,他们就有一种路见不平一声吼,该出手时就出手。他那种作法也受到官方的推崇而广泛的流传。

一开始咱们说到了澳大利亚是一个先天性的一个富裕国家,拥有上天赐予的丰富资源还有财富,就使得这个国家啊,它不需要为生存和发展担忧,生存和发展对他们来说就是现成的,就是说澳大利亚人没必要为那些去奋斗,所以他没有一种生存式的精神。怎么解释呢?比如咱们中国经过这个长期的艰苦奋斗,然后培养出了一种拥有共同文化,共同历史的民族。然后咱们为了生存包括家庭的发展,争取美好生活去努力奋斗,这种精神愿景对于澳大利亚人来说,他是没有的,他无法在国内找到一个共同的目标,一个共同的价值观,这是一方面。

另一方面,澳大利亚作为英国的殖民地,他继承了以英国为核心的这个西方世界的正统衣钵,但是他无论怎么努力的表现,他也无法在文化制度上达到或者甚至超越英国,或者超越西欧,超越美国,他作为一个民主国家,一个主权国家,一个独立国家,但它始终摆脱不了英国的影子。而且在当代,现在美国是世界秩序的主导者,他想把自己的意识形态秩序传遍世界,然后澳大利亚跟随着,主动融入了美国的这个文化和政治体系,然后在美国经济,军事,文化的影响下,唯美国马首是瞻。然后帮着美国东征西讨。

但是澳大利亚无论怎么努力,它始终缺乏明确的身份定义,就是:我究竟是谁?我为何而战?我自己的文化、意识形态和身份在哪里?他没有自己的东西,从这个角度来说,澳大利亚好像有点像咱们的邻国韩国,他们的身份和境遇确实挺类似的,也是类似被大国左右,胁迫,也是类似再怎么卖命,拼命也无法实现超越,始终找不到自己的真正定位,始终在精神呀,身份上都是迷茫的。韩国军队在历史上也是伴随着美军征战左右,而且表现的也挺顽强,同样也表现出了残酷和残忍的一面,尤其是在面对平民的时候,比如越战时韩军跟着美军参战,韩军对越南平民犯下了很多战争罪行。

越战中落入韩军手中的越南平民越战中残忍的韩军

所以总结来看,澳大利亚人参与了这么多场战争,而且这么多场战争跟自己都没有什么直接关系,而且在这些战争中还付出了重大的代价,按理说他们应该反思呀,就别再好战了,但是不,必须要参战!这些战争即使失败了,也没有改变整体上这个国家的国民,对参战的热情。而且对于战争和士兵阵亡,对他们这些纪念,一直是澳大利亚国家精神,还有公共宣传里非常重要的部分。在悉尼,堪培拉,墨尔本这些大城市里,战争纪念馆都会在重要的位置,并得到那种精心的设计维护,还包括各种的宣传。

澳大利亚的战争博物馆逢战必输的澳大利亚就爱修博物馆

所以最后来看澳大利亚是个什么样的国家呢?这是一个在战争中走出来的国家,这是一个参与着众多不属于自己战争的国家。而且他有很深厚的这种军事主义传统,但是这个国家精神比较迷茫,找不到自身的定位,所以说在这种迷茫之下,可能就加剧了澳大利亚军人那种残忍的行为,可能这才是澳大利亚士兵在阿富汗射杀平民和囚犯的根源所在。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