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美阿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本轮国际税改对中国来说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复制链接]

1#

前言

本轮国际税改已经进入实施阶段,未来一个时期,国际税改还将在几个方面持续推进。首先,争取反对国转变态度。其次,明确双支柱实施的具体细节。再次,国际税改与各国国内税制相融合。最后,尽管本轮国际税改已经走出了最艰难的一步,但这并不意味着国际税改的将来自然会一帆风顺。本轮国际税改给中国的税收体制、吸引外资、中资企业利润回流、自由贸易试验区改革与创新带来一系列机遇,同时也会对中资跨国企业海外布局和中国香港的营商环境带来挑战。

(一)机遇

第一,国际税改将推动国内税收体制的进一步完善。作为G20和BEPS包容性框架成员国,中国需要对国内税收制度进行调整,以主动融入国际税改进程,其中包括共享中国企业税务信息,提升中国税收体制的国际化水平等。自年加入WTO以来,随着对外开放进一步加大,中国税收体制已经开始与国际规则相融合。

但是,一方面,因为中国经济发展较快,税收体制改革有所滞后,使得税收制度跟不上中国经济发展;另一方面,也因为之前国际税收制度长期以双边合作为主,多边协作相对缓慢,使得中国在税制上对中资跨国企业和非居民跨国企业的税务征管存在一定的滞后和漏洞。本轮国际税改后,相应的国际税收制度被确定,特别是对于跨国数字企业BEPS行为的征管办法被确定下来,这将有助于中国加强国内对跨国企业税收征管制度的完善。

第二,国际税改有利于中国发挥大国优势,留住存量国际投资,同时吸引增量。本轮国际税改缩小了国际税差,堵住了国际税收漏洞,跨国企业的国际投资避税因素下降,更多回归市场因素,将出现资本从低税率国退出转移至市场国或母国的趋势。中国不仅是“世界工厂”,也是“世界市场”。作为全球第二大消费市场,按照当前的消费增速,中国有望在不久的将来超过美国,成为全球最大消费市场。

同时,因为产业体系较为完备,所以中国无论是在商品制造还是数字经济类服务方面都有完整的供应链和数量巨大的供应商。在这样的背景下,存量国际投资将更依赖中国,因税收优惠消失而转移的资本也将更加重视对中国的投资。随着中国今后进一步对外开放,原本计划投资于其他地区和通过离岸中心间接投资中国的跨国企业,将改变策略和运营方式,选择直接投资中国。

第三,中资跨国数字企业利润回归,带来税收收入的增加。当前全球最大的数字企业分属于美国和中国,两者的数字企业多于离岸中心注册主体,以方便利用数字经济特点进行财务运营。但与美国的数字企业“收割”全球市场不同,中资数字企业的主要业务在国内。根据腾讯研究院发布的《中美数字经济的差距》研究报告,年美国数字企业国际收入占其总收入的比重约为55.86%,而腾讯和阿里巴巴两家中国最大的数字企业公布的国际收入之和仅占总收入的7%。本轮国际税改达成后,中资跨国数字企业将面临回归中国还是继续停留海外但需向中国国内补税的选择。

国际税改推进后,随着国际形势的变化和全球市场的东移,中资跨国数字企业利润转移动力减弱,将重新搭建股权架构,由此形成利润回归,从而相应增加中国财政收入。但也会有部分中资跨国数字企业选择留在境外,其原因一方面在于中国境内税率仍然高于15%,海外避税仍有利可图,另一方面是出于进入国际市场进行全球布局的考虑。第四,促进中国自由贸易试验区的改革与创新。一个时期以来,关于自贸区是否应该给予税收优惠存在一定争议。

当前,各自贸区对于税收优惠的理解各不相同,其所执行的税收减免政策也有较大差异。在本轮国际税改未有实质性进展之前,自贸区的税收优惠政策作用并不明显。这是因为跨国企业总有办法将利润转移至低税率地区,除非自贸区税收政策向“避税天堂”看齐,否则很难吸引跨国企业改变其已有的布局。本轮国际税改后,“避税天堂”逐渐走向没落,从“避税天堂”中出来的资本需要寻找新的投资场所,中国大国优势天然吸引资本。国际资本对自贸区的改革有较高期待,只要将自贸区税收规则与国际规则进行较好融合,就易于在已有格局被打破之际获得资本的青睐,形成多个以中国产业基础为依托的境内自由贸易中心。

(二)挑战

随着国际税改规则在全球范围内逐步实施,中资跨国企业面临的国际税收环境随之趋紧,中资跨国企业“走出去”成本上升,短期内将抑制中资跨国企业的海外布局。本轮国际税改之前,外资跨国企业特别是发达国家的跨国企业已经享受了多年的国际税差红利,积累了发展中国家跨国企业短期内难以追赶的先发优势。国际税改虽然从长远来说可以创建一个公平的国际经济环境,但就短期而言,所有跨国企业面对的国际税收环境都将恶化,而相比之下对没有积累国际化发展经验和优势的发展中国家企业影响更大,对当前正在加快“走出去”的中资跨国企业更是如此。

中资企业“走出去”规模越来越大,但整体的国际化水平不高,国际业务占比依然较低。国际税改可能在短期内使中资跨国企业与发达国家同行之间的竞争力差距被拉大,抑制中资跨国企业的海外拓展。国际税改还有可能冲击中国香港的房地产和金融市场。香港经济虽然具有一定的实体产业支撑,并不像开曼、维京群岛等地区纯粹属于“避税天堂”,但是年亚洲金融危机以后,香港产业空心化趋势愈发明显,房地产和金融业成为香港聚集国际资本的蓄水池。本轮国际税改后,香港的离岸注册地零税率优惠对国际资本的吸引力将大幅度降低,跨国企业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将改变利润转移目标方向,从而削弱香港的离岸金融中心优势。

有观点认为,本轮国际税改后,香港依然可以凭借其优良的营商环境和高水平的国际金融服务继续保持国际金融中心的地位。然而,当前香港以房地产和金融业为支柱,需要资金不断流入才能维持其“繁荣”。本轮国际税改却恰恰抑制了跨国企业源源不断地转入利润,香港的房地产和金融市场将首先受到冲击。而随着资本流入的减少和离岸金融功能的下降,国际资本对香港国际金融服务的需求将下降,这将进一步拖累香港的金融业。

(三)应对

第一,积极参与国际税改,推动全球治理在G20框架下进行。本轮国际税改虽然由G20发起,在方案的讨论过程中也吸收了很多发展中国家的意见和建议,但在核心内容的讨论和议程设定上,G7依然占据主导地位,特别是美国的强势地位决定了其在国际税改中的强势话语权,这使得国际税改更多地体现了发达国家的意志。然而,在全球治理中越来越受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